3) 精磨A面保证直径尺寸D2 3800.016,同时保证规定的渗碳层深度。
建立尺寸链,如图 b, 在该尺寸链中,H0 是 最终的渗碳层深度,是 间接保证的,因而是封 闭环。计算该尺寸链, 可得到:
—— 确定尺寸链中封闭环(因变量)和 组成环(自变量)的函数关系式,其一般形 式为:
这种方法计算最简单,但没考虑到各组成环加工的难易、尺 寸的大小,显然是不够合理的。
按等公差级分配的方法来分配封闭环的公差时,各组成环的公 差取相同的公差等级,公差值的大小依据基本尺寸的大小,由标 准公差数值表中查得。
际A0=9.7,仍合格,即“假废品”。当实测尺寸与计算尺寸的差 值小于尺寸链其它组成环公差之和时,可能为假废品。采用专用
1) 等公差原则 按等公差值分配的方法来分配封闭环的公差时,各组成环 的公差值取相同的平均公差值Tav:即 极值法 Tav=T0/(n-1)
❖ 讨论:在前例中,认为镗孔与磨孔同轴,实际上存在偏心。若 两孔同轴度允差为φ0.05,即两孔轴心偏心为 e = ±0.025。 将偏心 e 作为组成环加入尺寸链(图4-32b)
2. 概率法特点:以概率论理论为基础,计算科学、复杂,经 济效果好,用于环数较多的大批大量生产中。
【解】尺寸链b)中,A0为封闭环,A1和A2是组成环;角度尺 寸链(图4-26c)中,a0为封闭环,a1 和a2是组成环。
按具体情况来分配封闭环的公差时,第一步先按等公差值或等公差 级的分配原则求出各组成环所能分配到的公差,第二步再从加工的难 易程度和设计的基本要求等详细情况调整各组成环的公差。
1) 按“入体”原则标注 公差带的分布按“入体”原则标注时,对于被包容面尺寸可标注
例4-5 如图所示轴套,其加工工序如图所示,试校验工序 尺寸标注是否合理。
1、加工顺序或装配顺序确定后才 能确定封闭环。 2、封闭环的基本属性为“派生”, 表现为尺寸间接获得。
1、设计尺寸往往是封闭环。 2、加工余量往往是封闭环(靠火 花磨除外)。
当组成环是公共环时,其公差大小和分布位置应根据对其有严格要求 的那个尺寸链来确定。
工艺基准(工序、定位、测量等)与设计基 准不重合,工序基准就无法直接取用零件图上的 设计尺寸,因此一定要进行尺寸换算来确定其工序 尺寸。
对于诸如孔系中心距、相对中心的两平面之间的距离等尺寸,一般按对 称分布标注,即可标注成上、下偏差绝对值相等、符号相反形式(即
2) 角度尺寸链—全部环为角度的尺寸链 3)直线尺寸链—— 全部组成环平行于封闭
工件A、C 面已加工好,现以A 面定位用 调整法加工B 面,要求保证B、C 面距离A0
图示尺寸链中,尺寸A0是工艺流程间接保证的,因而是 尺寸链的封闭环;尺寸A1和A2是在加工中直接获得的, 因而是尺寸链的组成环。其中, A1为增环, A2为减 环。
【解】A2是测量直接得到的尺 寸,是组成环;A0是间接保 A0 1000.36
只要测量尺寸的超差量小于或等于其余组成环尺寸 公差之和,就非常有可能出现假废品,为此应对该零件各有 关尺寸进行复检和验算,以免将实际合格的零件报废而 导致浪费。
假废品的出现,给生产质量管理带来诸多麻烦,因此, 不到非不得已,不要使工艺基准与设计基准不重合。
封闭环的最大极限尺寸A0max等于增环的最大极限尺寸之和减去减环的 最小极限尺寸之和,即
封闭环的最小极限尺寸A0min等于增环的最小极限尺寸之和减 去减环的最大极限尺寸之和,即
(3) 各环上、下偏差之间的关系 封闭环的上偏差ES(A0)等于增环的上偏差之和减去减环的下
(1)正计算——已知各组成环,求封闭环。正计算大多数都用在验算所设 计的产品能否满足性能要求及零件加工后能否满足零件的技术要求。
加工和装配工艺计算等方面,在实际在做的工作中经常碰到。反计算的解不是 唯一的。如何将封闭环的公差正确地分配给各组成环,这里有一个优化 的问题。
简便、可靠,但当封闭环公差较小,组成环数目较多时, 分摊到各组成环的公差可能过小,从而造成加工困难,制造成 本增加,在此情况小,常采用概率法进行尺寸链的计算。
【例 4-4】图 4-33 所示偏心零件,表面 A 要求渗碳处理,渗碳层深度规定为 0.5~
【例 4-1】图示工件 A1 6000.1,以底面A定位,加工台阶面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