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新闻网讯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11月1日,以“同心·创新”为主题的江铃集团2018年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南昌召开,167项科学技术进步成果、15项发明专利、33名先进个人、10个创新团队获得表彰。据了解,这是江铃集团自2016年以来,第三年以高规格、重奖励方式举行的千人科技盛会,也是该集团第三年向科学技术创新先进个人奖励自产最新款的新能源汽车,本次奖励金额共计800多万元。
本届大会上,代号为JH476的江铃重卡半挂牵引车项目提供了智慧物流解决方案,填补了江铃重卡领域的空白;三维公差建模虚拟仿真技术应用项目解决了大量尺寸链疑难问题,建立了三维尺寸链流程、标准、规范和模型数据库,填补了生产链空白。这两个项目赢得项目类最高奖项——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
“此前,江铃商用车有轻卡、皮卡、厢式车等,但没有重卡。”江铃重汽副总经理刘森海和记者说,江铃重卡半挂牵引车项目的研发历时3年半,引入了国外卡车先进设计概念,整车试验跑了1300万公里,发动车做了4万多个小时的试验,获13项发明专利、37项实用新型专利和37项外观专利,其油耗、噪音、舒适度等方面都优于国内同类型车辆,产品自2017年上市以来,共获得“2018中国年度卡车”“最具市场潜力重卡品牌”“2017年中国城市物流配送推荐车辆”等七项大奖。刘森海透露,今年他们还对该产品做升级改造,二代产品近期将对外发布。
江铃股份产品项目开发过程中存在许多尺寸链不合理问题流入生产线,造成生产线零件装配困难停线和整车尺寸质量不达标。由于三维公差建模虚拟仿真设计专业广,涵盖内容多,国内主机厂精通的人很少,主机厂的三维尺寸链基本处于外包状态。江铃股份制造部尺寸主管工程师陈志强及其团队却啃下了这块“硬骨头”,经过5年时间的研究、试验,在2017年之后具备了自主仿真分析能力。
“以前,我们的项目三维公差分析都是外包给其他供应商,现在掌握了三维公差建模虚拟仿真技术,可实现虚拟生产线次,提前评估零件在生产线上的装配风险,还有前期定义整车尺寸目标的可达成性,给公司带来的直接年经济效益达300万元。”陈志强说。
记者了解到,“2018中国企业500强”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江铃集团研发强度(研发费用占出售的收益比)达3.96%,位居500强企业第27位,在中国汽车企业中排名第六。2017年,该集团专利申请量2692件,授权专利2008件,位居江西省企业第一位。与此同时,江铃集团搭建了整车新能源新技术、互联网+、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动力系统、油耗及排放法规5家创新协同平台,帮助成员企业激发活力,催生更强大的创新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