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装配精度与加工精度分析 任何机械产品及其零部件的设计, 都一定要满足使用上的要求所限定的设计指标, 如传动关系、几何结构及承载能力等等。此外,还一定要进行几何精度设计。几何精度设计就是在最大限度地考虑产品的装配技术方面的要求与零件加工工艺要求的前提下,合理地确定零件的几何量公差。这样,产品才可以获得尽可能高的性能价格比,创造出最佳的经济效益。进行装配精度与加工精度分析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分析,能够应用尺寸链原理及计算方式。我国业已发布这方面的国家标准 GB5847 — 86《尺寸链 计算方式》, 供设计时参考使用。 第一节 尺寸链的基本概念 — 、 有关尺寸链的术语及定义1. 尺寸链 在机器装配或零件工艺流程中, 由相互连接的尺寸形成的封闭尺寸组, 称为尺寸链。尺寸链分为装配尺寸链和工艺尺寸链两种形式。 ( a ) 齿轮部件 ( b) 尺寸链图 ( c) 尺寸链图图 10-1 装配尺寸链示例 图 10-1 a 为某齿轮部件图。齿轮 3 在位置固定的轴 1 上回转。按装配技术规 范, 齿轮左右端面与挡环 2 和 4 之间应有间隙。现将此间隙集中于齿轮右端面与挡环 4 左端面之间,用符号 A0 表示。装配后,由齿轮 3 的宽度 A1 、挡环 2 的宽度A2 、轴上轴肩到轴槽右侧面的距离 A3 、弹簧卡环 5 的宽度 A4 及挡环 4 的宽度 A5、 间隙 A0 依次相互连接, 构成封闭尺寸组, 形成一个尺寸链。这个尺寸链可表示为 图 10-1 b 与图 10-1 c 两种形式。上述尺寸链由不同零件的设计尺寸所形成,称为装配尺寸链。 图 10-2 a 为某轴零件图( 局部)。该图上标注轴径 B1 与键槽深度 B2 。键槽加工顺序如图 10-2 b 所示: 车削轴外圆到尺寸 C1 , 铣键槽深度到尺寸 C2 , 磨削轴外圆到尺寸 C3 ( 即图 10-2 a 中的尺寸 B1) , 要求磨削后自然形成尺寸 C0 ( 即图 10-2 a 1 / 15 中的键槽深度尺寸 B2 )。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 加工尺寸 C1 、C2 、C3 和完工后尺寸 C0 构成封闭尺寸组, 形成一个尺寸链。该尺寸链由同一零件的几个工艺尺寸构成, 称为工艺尺寸链。 ( a ) 轴零件图局部 ( b ) 铣键槽工艺顺序图 ( c) 尺寸链图 图 10-2 工艺尺寸链示例 环 列入尺寸链中的每一个尺寸,称为环。环一般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如图 10-1b 中的 A0 、A1、A2 、A3、A4、A5, 及图 10-2c 中的 C0 、C1 /2、C2、C3 /2 皆是环。 封闭环 尺寸链中在装配过程或工艺流程最后形成的一环称为封闭环。封闭环一般用加下标阿拉伯数字“ 0” 的英文大写字母表示。如图 10-1 b、图 10-1 c 中的 A0 和图 10-2c 中的 C0 皆是封闭环。一个尺寸链只有一个封闭环。 组成环 尺寸链中对封闭环有影响的全部环称为组成环。这些环中任一环变动必然引起封闭环的变动。组成环一般用加下标阿拉伯数字( 除数字“ 0”外)的英文大写字母表示。如图 10-1 b 与图 10-1 c 中的 A1、A2、A3、A4、A5, 及图 10-2c 中的 C1 /2 、 C2、C3 /2 皆是组成环。 根据对封闭环的影响的不同, 组成环分为增环与减环。 ( 1) 增环 尺寸链中某组成环变动引起封闭环同向变动,则该组成环称为增环。同向变动指该环增大时封闭环也增大,该环减小时封闭环也减小。如图 10-1 b 与图 10-1 c 中的 A3, 图 10-2 c 中的 C2、C3 /2 皆是增环。 ( 2) 减环 尺寸链中某组成环变动引起封闭环反向变动,则该组成环称为减环。反向变动指该环增大时封闭环减小, 该环减小时封闭环增大。如图 10-1 b 与图 10-1 c 中的A1、A2 、A4、A5 , 及图 10-2 c 中的 C1 /2 皆是减环。 传递系数 表示各组成环对封闭环影响大小的系数。用符号 表示。二、 尺寸链的形式 2 / 15 按形成尺寸链的各环在空间所处位置, 尺寸链可分为以下三种形式: 直线尺寸链 全部组成环皆平行于封闭环的尺寸链, 称为直线尺寸链。直线尺寸链中增环的传递系数?=+1 , 减环的传递系数?=-1 。以上两例皆属于直线尺寸链。 平面尺寸链 全部组成环位于一个或几个平行平面内, 但某些组成环不平行于封闭环的尺寸链, 称为平面尺寸链, 如图 10-3 所示。 ( a ) 箱体 ( b ) 平面尺寸链图 图 10 — 3 箱体的平面尺寸链 空间尺寸链 组成环位于几个不平行平面内的尺寸链, 称为空间尺寸链。 必须指出, 直线尺寸链是最常见的尺寸链, 而平面尺寸链和空间尺寸链通常可以用空间坐标 而平面尺寸链和空间尺寸链通常可以用空间坐标投影的方法转换为直线尺寸链, 然后采用直线尺寸链的计算方式来计算。故本章只阐述直线尺寸链 三、 尺寸链的建立 依照产品的装配技术方面的要求或零件的工艺流程所要求保证的某个尺寸精度, 分析产品装配图上零件、部件之间的尺寸和位置关系, 或分析零件工艺流程中形成的各个尺寸, 来建立尺寸链。正确建立尺寸链是十分重要的。 尺寸链的建立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确立封闭环 装配尺寸链中的封闭环, 是产品装配图上注明的装配技术方面的要求所限定的那个尺寸。它是在装配过程中最后自然形成的。 工艺尺寸链中的封闭环和组成环, 都是在加工顺序确定后才能加以确定的。 其封闭环是工艺流程中最后自然形成的。 3 / 15 查明组成环 对于装配尺寸链: 从与封闭环一侧相毗连的零件开始, 依次找出与封闭环有直接影响直到与封闭环另一侧相毗连零件的有关尺寸为止, 其中每个尺寸皆是组成环。 对于工艺尺寸链: 从封闭环一侧开始, 按加工先后顺序, 依次地找出与封闭环有直接影响的有关尺寸, 一直到与封闭环的另一侧相连接为止, 其中每个尺寸皆是组成环。 画尺寸链图 尺寸链可以画在结构相对比较简单的产品示意装配图上, 如图 10-1 b 所示。也可以用简单的尺寸关系表示,用带双箭头的线段表示尺寸链的各环。例如图 10-1 c、图 10-2 c 所示。 必须指出, 当尺寸链中某环是对称尺寸时, 有时按原尺寸取半值画在图上。例如, 图 10-2 c 中的 C1/2 及 C3 /2 。 四、尺寸链的计算 尺寸链的计算是指计算封闭环与组成环的基本尺寸和极限偏差。尺寸链的计算可分为设计计算与校核计算两类。 设计计算 设计计算是指已知封闭环的基本尺寸与极限偏差,以及各组成环的基本尺寸, 计算各组成环的极限偏差。通常由设计人员在产品设计过程中, 决定零件尺寸公差与形位公差时进行这种计算, 它属于公差分配问题。 校核计算 校核计算是指已知所有组成环的基本尺寸和极限偏差, 计算封闭环的基本尺寸和极限偏差。通常由设计者在审图时或者由工艺人员在产品投产前, 根据工艺条件与现场获得的统计数据来进行这种计算, 它属于公差控制问题。 五、封闭环与组成环基本尺寸的关系 m参看图 10-4 , 多环直线尺寸链封闭环的基本尺寸等于各组成环基本尺寸中, 所有增环尺寸之和与所有减环基本尺寸之和的差值。用( 10 — 1) 式表示如下: m 0L = ?l 0 L Z - ? L j (10 — 1) Z?1 式中 L0 — — 封闭环基本尺寸; Lz — — 增环基本尺寸; Lj — — 减环基本尺寸; m — — 组成环环数; l — — 增环环数。 j?l?1 4 / 15 图 10-4 多环直线尺寸链图 为保证封闭环的公差要求, 能够使用完全互换法或大数互换法进行尺寸链计 算。 第二节 用完全互换法计算尺寸链 完全互换法是指在全部产品中, 装配时各组成环不需挑选或改变其大小或位置, 装入后即能达到封闭环的公差要求, 以实现产品互换的尺寸链计算方式。该方法采用极值公差公式计算。 — 、完全互换法的计算公式 封闭环与组成环极限尺寸的关系 L参看图 10-4 , 当全部增环皆为其最大极限尺寸且全部减环皆为其最小极限尺寸时, 则封闭环为其最大极限尺寸 ; 而在全部增环皆为其最小极限尺寸且全 L 0max L部减环皆为其最大极限尺寸时, 则封闭环为其最小极限尺寸 。这种关系, 可 L 0min 用下式表示: L =? L = 0ma x z?1 L =? L = 0min z?1 - LZ max L L- L Z min ?m j?l?1 ?m j?l?1 L ( 10-2 ) j minj ma x j min j ma x max式中,z 和 j 分别表示增环和减环,m 和 l 分别表示组成环和增环的数目,L max L和 分别表示最大、最小极限尺寸。 L min 相应地, 封闭环的上、下偏差 ES 0 、EI 0 与组成环上、下偏差的关系如下: ES 0 = ?l ES - ?m EI z j ( 10-4 ) z?1 j?l?1 0EI = ?l 0 z?1 EI - ?m ES ( 10-5 ) Zjj?l?1 Z j 5 / 15 即: 封闭环上偏差 ES 0 , 等于所有增环上偏差 ES z 之和减去所有减环下偏差 EI j 之和所得的代数差; 封闭环下偏差 EI 0 , 等于所有增环下偏差 EI z 之和减去所有减环上偏差 ES j 之和所得的代数差。 封闭环与组成环公差的关系 将式( 10-2 )减去式( 10-3 ),得 出封闭环公差 T0 与各组成环公差 Ti 的关系如下: T0 =L 0max -L0min = ?l T + ?m Z T = ?m T j i (10 — 6) z?1 j?l?1 i?1 式中, m 表示组成环数目; Tz 表示增环公差; Tj 表示减环公差。 由式( 10-6 )知:尺寸链中封闭环公差等于所有组成环公差之和。该公式称为极值公差公式。 由式( 10-6 ) 可知: 尺寸链各环公差中封闭环的公差最大, 所以, 封闭环是尺寸链中精度最低的环 。在 当封闭环公差一定的条件下 ,组 成环的环数越多, 则各组成环的公差就越小。因此,在进行产品设计或零件加工工艺设计时,应 最好能够降低相关零件数或加工环节 ,即 应最好能够降低组成环的环数 。这 一原则 叫“ 最短尺寸链” 原则。 — 、设计计算 已知封闭环的基本尺寸与极限偏差及组成环的基本尺寸,求各组成环的极限偏差。计算步骤如下: 确定各组成环的公差 首先, 假设各组成环的公差都相等, 即 T1 =T 2=… =Tm=T av , L ( Tav , L 为各组成环的平均公差)。由式( 10-6 ) 得: T0 =mT av , L 因此, 各组成环的平均公差用下式计算: Tav , L = T 0 /m ( 10-7 ) 然后,在此基础上调整各组成环的公差。如按组成环基本尺寸的大小来调整, 则对于处于同一尺寸分段的组成环, 取相同的公差值; 也可按加工难易程度来调整, 则对加工容易的组成环, 公差应减小, 对加工困难的组成环, 公差应增大。调整后各组成环公差之和小于封闭环公差。 确定组成环的极限偏差 由封闭环公差确定各组成环公差后, 可以按“ 偏差入体原则” 或按“ 偏差对称”原则确定各组成环的极限偏差。对于内尺寸按 H 配置,对于外尺寸按 h 配置。对于一般长度尺寸按 js 配置。然后, 按式( 10-4 ) 和式( 10-5 ) 确定剩下一个组 6 / 15 成环的极限偏差。 参看图 10-1 所示的齿轮部件及其尺寸链图。已知:各组成环的基本尺寸 A1 =30mm , A2 =A 5 =5mm , A3 =43mm , 组成环 A4 是标准件, A4 =3 0 ?0.05 mm。要求装配后齿轮右 端的间隙在 0.1 ~ 0.35mm 之间, 试用完全互换法计算尺寸链, 确定各组成环的极限偏差。 解: 本例中的装配技术方面的要求( 间隙应在 0.1 ~ 0.35mm 范围内) 可用封闭环尺寸 A =0 ?0.35 0 ?0.10 mm 表示。组成环环数 m=5 , A3 为增环, 、 、 AAA1 2 4 A A A 和 均为减环。封 A5 A 闭环公差 T0 =( 0+0.35 ) -(0+0.10)=0.25mm 。? 首先, 按式( 10-7 ) 确定各组成环的平均公差为 Tav ,L = T0 / m = 0.25 / 5 = 0.05mm A A然后调整各组成环的公差。对尺寸较大、加工较难的组成环 、 应分配 A A 1 3 A A较大公差; 对尺寸较小的组成环 、 分配较小的公差值。按各组成环公差之 A A 2 5 不 得 大 于 封 闭 环 公 差 的 原 则 , 调 整 后 得 T1 =0.062mm , T2 = T5 =0.030mm , T3 =0.078mm 和 T4 =0.05mm 。 A A A最后, 确定各组成环的极限偏差。先按“ 偏差入体” 原则确定 A A A 1 2 5 和 A4 的极限偏差, 这四个组成环的尺寸为: A1 =30 0 ?0.062 mm, A2 =A 5 = 5 0 ?0.03 mm, A4 =3 0 ?0.05 mm。再由式(10-4 )和(10-5 )计算剩下一个组成环 A3 的极限偏差,得: A3 =43 ?0.178 ?0.100 mm。 将所确定的五个组成环的极限尺寸, 用式( 10-2 ) 和( 10-3 ) 核算封闭环极限尺寸, A0max = A 3max –(A 1min +A 2min +A 4min +A 5min ) =43.178-29.938-4.97-2.95-4.97=+0.35mm A0min = A 3min –(A 1max +A 2max +A 4max +A 5max ) =4.1-30-5-3-5 =+0.1mm 能够很好的满足设计的基本要求。 例 2 参看图 10-2 b 所示的轴及其键槽加?寸和设计尺寸, 图 10-2c 所示的尺 1寸链图,已知:车削加工尺寸 C 1 =?70.5 0 ?0.1 mm, 磨削加工尺寸 C =?70 0 ?0.06 mm, 完 3工后键槽深度 C0 =62 3 0 ?0.3 mm, 试确定铣削键槽的深度 C2 。 C C C C C本例中,依次加工 、 和 尺寸后,自然形成 ,故 为尺寸链的 C C C C C 1 2 3 0 0 闭环。本例的计算为, 已知封闭环极限尺寸与尺寸链中部分所组成环的极限尺寸, 求解剩下那个组成环的极限尺寸。 7 / 15 解: 分析图 10-2 c 所示的尺寸链图, 判断 C2 和 C3/2 为增环, C1 /2 为减环。首先,由式( 10-1 ) 计算组成环 C2 的基本尺寸, 得: C2 = C 0 -C 3/2 +C 1/2 =62-70/2+70.5/2=62.25mm 然后计算组成环 C2 的极限偏差。因尺寸链中 C1 和 C3 取半值,故其极限偏差在尺寸链计算中应取半值。由式( 10-4 )、( 10-5 ) 计算得: ES 2 = ES 0- ES 3 /2+ EI 1 /2 =0-0+ ( -0.1/2 ) =-0.05mm EI 2 = EI 0 - EI 3 /2+ ES 1 /2 = -0.3-(-0.06/2)+0=-0.27mm 因此, 铣削键槽的深度为: C2 =62.25 三、校核计算 ?0.05 mm ?0.27 已知全部组成环的基本尺寸和极限偏差, 求封闭环的基本尺寸和极限偏差。用式( 10-1 )、( 10-2 ) 和式( 10-3 ) 进行计算。 例 3 图 10-5 a 为 T 形导轨与滑块的配合图和零件尺寸、对称度公差标注图。 已知导轨和滑块的尺寸分别为 A1=24 ?0.28 0 mm、 A2 =30 ?0.14 0 mm、A3 =23 0 -0.28 mm 和 A4 =30 ?0.04 ?0.08 mm, 导轨小端中心平面相对于大端中心平面和滑块小端中心平面相对 于大端中心平面的对称度公差分别为 0.14mm 和 0.10mm 。试计算当滑块与导轨大端在右侧接触时, 滑块与导轨小端右侧和左侧之间的间隙 A01 和 A02 的变动范围。由图 10-5 a 可知: 间隙 A01 和 A02 是在导轨与滑块装配后自然形成的, 所以它 们都是封闭环。 由于滑块和导轨都具有对称性,因此在尺寸链图 10-5 b 与图 10-5 c 中,尺寸 A1 、A2 、A3 和 A4 皆取半值。此外, 导轨和滑块各自的小端中心平面相对于大端中心平面的对称度误差对间隙 A01 和 A02 的大小均有影响。所以当它们的对称度公差如图10-5 a 按独立原则标注时, 应作为长度尺寸的组成环纳入尺寸链,并用 A5 和 A6 表示。写成极限尺寸形式为 A5 =0 ?0.07mm 和 A6 =0 ?0.05mm 。 ( a ) T 形槽导轨与滑块 8 / 15 ( b ) 滑块与导轨小端右侧间隙的尺寸链图 ( c) 滑块与导轨小端左侧间隙的尺寸链图 图 10-5 导轨与滑块尺寸链 ⑴ 滑块与导轨小端右侧的间隙 A01 的计算解: 计算步骤如下: ① 建立尺寸链 3 6 42 5 1 01图 10-5 b 的尺寸链图是这样画出的,从封闭环 A01 的左端开始,经滑块小端尺寸 A /2 、A , 再经滑块大端尺寸 A /2 至滑块与导轨大端接触处, 然后经导轨大端尺寸 A /2 、A 和导轨小端尺寸 A 3 6 4 2 5 1 01 分析该图知, A1 /2 和 A4 /2 为增环, A2 /2 、A3 /2 、A5 和 A6 为减环。应当指出, 类似对称度这种基本尺寸为零且极限偏差对称配置的组成环, 取为增环或减环皆可, 效果相同。 ② 计算封闭环 A 的基本尺寸: 01 当 A1 /2=12 ?0.14 0 mm、A2 /2=15 ?0.07 0 mm、A /2=11.5 0 ?0.14 mm、 3/2=15A -0.02 3 /2=15 4 -0.04 mm、A 5 =0 ? 0.07 、A 6 =0 ? 0.05 时按式( 10-1 ), 得: A01 =( A1 /2+ A 4 /2)-(A2 /2 + A 3 /2 + A 5+ A 6 ) =(12+15)- ( 15+11.5+0+0 ) =0.5mm ③ 计算封闭环 A 的极限尺寸: 01 = /2+ /2 - /2+ /2+ +A ( A A ) ( A A A A = /2+ /2 - /2+ /2+ + 01ma x 1ma x 4ma x 2min 3min 5min 6min =(12.14+14.98)- ( 15+11.36-0.07-0.05 ) =0.88mm = /2+ /2 - /2+ /2- -A ( A A ) ( A A A A = /2+ /2 - /2+ /2- - 01min 1min 4min 2ma x 3max 5ma x 6ma x =(12+14.96)- ( 15.07+11.5+0.07+0.05 ) =0.27mm 01因此,滑块与导轨小端右侧的间隙可写成 A =0.5 01 为 0.27 ~ 0.88mm 。 ⑵ 滑块与导轨左侧的间隙 A 的计算 02 ?0.38 ?0.23 mm,间隙的变动范围 9 / 15 分析图 10-5 c 知, A1 /2 和 A2 /2 为增环, A3 /2 、A4 /2 、A5 和 A6 为减环。采用与 ( 1) 同样的步骤建立尺寸链并计算得: 封闭环基本尺寸 A02 =0.5 mm , 最大极限尺寸 A02ma x=1.01mm , 最小极限尺寸 A =0.4mm 02 min 因此, 滑块与导轨小端左侧的间隙可写成 A02 =0.5 0.40 ~ 1.01mm 。 ?0.51 ?0.10 mm, 间隙变动范围为 当滑块与导轨大端在左侧接触时, 滑块与导轨小端左侧和右侧之间的间隙的变动范围与本例计算结果相同。 第三节 用大数互换法计算尺寸链 大数互换法是指在绝大多数产品中, 装配时各组成环不需挑选或改变其大小或位置, 装入后即能达到封闭环的公差要求, 实现一定置信概率下大数互换目的的尺寸链计算方式。该方法采用统计公差公式计算。 — 、大数互换法的计算公式 封闭环与组成环公差的关系 用数理统计的方法来分析尺寸链时, 可以认为各组成环的实际尺寸为独立随机变量, 有各种不同的概率分布特征。而封闭环是各组成环的函数, 亦为随机变量, 也有一定的概率分布特征。 实践证明, 在大批量生产且稳定的工艺过程中, 各组成环实际尺寸的分布接近于正态分布。当各组成环实际尺寸的分布服从正态分布时, 封闭环实际尺寸的分布必为正态分布; 当各组成环实际尺寸的分布为其它规律的分布时, 随组成环环数的增加( 当环数等于或大于 5 时), 封闭环实际尺寸的分布亦趋向正态分布。 采用大数互换法时, 可以假设各组成环实际尺寸的分布皆服从正态分布, 则封闭环实际尺寸的分布必为正态分布; 各组成环实际尺寸分布中心与其公差带 中心重合; 取置信概率为 P=99.97% , 则尺寸分布范围与公差带范围相同见( 图 10-6 )。 x — 尺寸, φ ( x) — 概率密度; L— 基本尺寸; Lma x、Lmin — 最大、最小极限尺寸 图 10-6 上、下偏差 ES 、EI 与中间偏差△ 、公差 T 的关系 ?mi?1? 2i在这种假设下, 对于直线尺寸链中封闭环的标准偏差 ?m i?1 ? 2 i o 0= ( 10-7 ) 10 / 15 式中 m— — 组成环的环数。 封闭环公差 T0 和各组成环公差 Ti 分别与各自的标准偏差的关系如下: T0=6 σ 0 Ti =6 σ i ?m T 2 ii?1 ?m T 2 i i?1 T0 = (10-8) 由公式( 10-8 ) 知: 尺寸链中封闭环公差等于所有组成环公差的平方之和再开平方。该式称为统计公差公式。 封闭环与组成环中间偏差的关系 参看图 10-6 ,尺寸链中每个尺寸的中间偏差Δ 为上偏差 ES 与下偏差 EI 的平均值, 即: ?=( ES +EI ) /2 上、下偏差与中间偏差、公差 T 的关系为: ES= Δ +T/2 EI= Δ -T/2 ( 10 -9 ) 对于直线尺寸链, 封闭环的中间偏差Δ 0 与增环中间偏差Δ z 、减环中间偏差Δ j的关系式如下: 二、设计计算 Δ 0= ?l z?1 Δ ?m -z - j?1?l Δ j (10-10) 大数互换法设计计算步骤与完全互换法大致相同。 首先,假设各组成环的公差相等,即 T1= T2=… =Tm= Tav , 平均公差)。由式( 10-8 ) 得: mT 2 av,QT0 mT 2 av,Q ( 为各组成环 TQ av , Q T 因此, 各组成环的平均公差 用下式计算: mT aV.Q =T0 / m ( 10-11 ) 然后, 在此基础上调整各组成环的公差, 并确定各组成环极限偏差。 例4 用大数互换法求解例 1。假设例 1 中各组成环实际尺寸的分布皆服从正态分布,各组成环实际尺寸分布中心分别与各自公差带中心重合,且实际尺寸分布范围与公差带范围重合。 解: 11 / 15 封闭环 A =0 ?0.35 0 ?0.10 mm, 封闭环公差 T 0=0.25mm 。按式( 10-11 ) 计算 各组成环公差的平均公差: m= / m = / av,Q 0 =0.25/ 5=0.111mm 5 1 3 2 5 4然后, 在满足( 10-8 ) 的条件下, 按各组成环的尺寸大小和加工难易程度, 调整他们的公差,得:T = T = 0.16mm ,T = T = 0.06mm ,T = 0.05mm ( 标准件 1 3 2 5 4 4A =3 4 0 ?0.05 mm) =最后, 确定各组成环的极限偏差。先按“ 偏差入体” 原则, 确定组成环 A1 、A2 、 A5 和 A4 的极 限偏 差, 这四 个组成 环的 基本 尺 寸和极 限偏 差分别 为 : = 1A =30 1 0 ?0.16 mm, A A 5=5 0 ?0.06 mm,A 4=3 0 ?0.05 mm。由封闭环和上述四个组成环的极限 2偏差分别计算它们的中间偏差, 得: 2 ?0 =+0.225mm , ?1=-0.08mm , ?2 =?5=-0.03mm , ?4=-0.025mm 由式( 10-10 ) 计算剩下一个组成环 A3 的中间偏差, 得: ?3 =?0+( ?1+?2+?4+?5) =0.225-0.08-0.03-0.025-0.03=0.06mm 再由式( 10-9 ) 计算组成环 A3 的极限偏差, 得: ES 3 = ?3 + T3 /2 = 0.06 + 0.16/2 = +0.14mm EI 3 = ?3 - T3 /2 = 0.06 - 0.16/2 = - 0.02mm 3 3因此, 组成环 A 的极限偏差为: A 3 3 ?0.14 mm ?0.02 av,Q av,L比较本例与例 1,在封闭环公差一定的条件下,T /T =0.111/0.05=2.22 倍, 这对加工是有利的, 但可能有 0.27% 的产品装配时超差 av,Q av,L 三、校核计算 校核计算用式( 10-1 )、式( 10-8 )、式( 10-10 ) 和式( 10-9 ) 进行。例 5 用大数互换法求解例 3。 假设,本例中各组成环实际尺寸的分布皆服从正态,且分布中心与公差带中心重合, 分布范围与公差带范围相同。 解: ⑴ 滑块与导轨小端右侧的间隙 A 的计算 01 参看图 10-5 b 及例 3, 已知组成环中 A 1 /2=12 3?0.14 0 3 mm 和 A 4 /2=15 ?0.02 ?0.04 mm 为 增环,A 环。 2 /2=15 ?0.07 0 mm 、 A /2=11.5 0 ?0.14 mm、A 5 =0 ?0.07mm 和 A 6 =0 ?0.05mm 为减 ① 计算封闭环 A 的中间偏差 01 ?1 /2=+0.07mm 、 ?2 /2=+0.035mm 、?3 /2=-0.07mm 、?4 /2=-0.03mm 、?5 =0 、?6 =0 , 因此由式( 10-10 ) 计算封闭环中间偏差得: 12 / 15 Δ 01 =( Δ 1 /2+ Δ 4 /2 ) -( Δ 2 /2+ Δ 3/2+ Δ 5 + Δ 6) =0.07-0.03-0.035+0.07-0-0 =0.075mm ② 计算封闭环公差 由式(10-8) 计算封闭环公差, 得: m? T m ? Ti i ? 1 2 (T 2) 2 ? (T 1 2 2) 2 ? (T 3 2) 2 ? (T 4 2) 2 ?T 2 ?T 2 5 6 01 0.142 0.142 ? 0.072 ? 0.142 ? 0.022 ? 0.142 ? 0.102 =0.27mm ③ 计算封闭环的上、下偏差 由式( 10-9 ) 计算封闭环的上、下偏差, 得: ES 01 = ?01 + T01 /2 = 0.075 + 0.27/2 = +0.21mm EI 01 = ?01 –T01 /2 = 0.075 - 0.27/2 = - 0.06mm 01因此, 封闭环 A =0.5 01 ?0.21 mm, 它的最大、最小极限尺寸分别为: ?0.07 01max 01 01A = ES + A = 0.21 + 0.5 = 0.71 mm 01max 01 01 01min 01 01A = EI + A = 0.06 + 0.5= 0.44mm 01min 01 01 即: 滑块与导轨小端右侧的间隙变动范围为 0.44mm ~ 0.71 mm 。 ⑵ 滑块与导轨左侧的间隙 A 的计算 02 02参看图 10-5 c, 用同样的方法计算得 A 02 =0.5 ?0.34 ?0.07 mm。因此, 滑块与导轨小 端左侧的间隙变动范围为 0.57mm ~ 0.84 mm 。 与例 3 用完全互换法计算相比较, 用大数互换法计算易于达到封闭环的公差要求。 习 题 10—1 什么叫尺寸链?怎么样确定封闭环、增环和减环? 10—2 计算尺寸链的目的是什么? 10—3 计算尺寸链的常用方法有哪几种,它们分别用在什么场合? 10—4 为什么封闭环的公差比任何一个组成环公差大? 10—5 什么是尺寸链最短原则?说明此原则的重要性。 210—6 加工习题 10—6 附图所示的套筒时,外圆柱面加工至 A1=ф80F9, 内孔加工至A =ф60H8,外圆柱面轴线对内孔轴线mm。试计算套筒壁厚尺寸的变动范围。 2 13 / 15 习题 10—6 附图 10—7 参看习题 10—7 附图所示的链传动机构,要求装配后链轮左端面与右侧轴承右端面之间保持 0.5~0.95mm 的间隙。试用完全互换法和大数互换法分别计算影响该间隙的有关尺寸的极限偏差。 习题 10—7 附图 2 310—8 参看习题 10—8 附图,孔、轴间隙配合要求ф 50H9/f9,而孔镀铬使用,镀层厚度 C =C =10μm 2μm 2 3 14 / 15 c。 CL Cs c。 C2 C1 习题 10—8 附图 15 / 15
2023年副主任医师(副高)-口腔医学(副高)考试题库(含答案).docx
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2022-2023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卷.docx
仁爱版英语八年级下册 Unit 7 Food Festival 双减分层书面作业设计案例 方案 (含评价与反思).doc
原创力文档创建于2008年,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分享给其他用户(可下载、阅读),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所有。原创力文档是网络服务平台方,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发链接和相关诉求至 电线) ,上传者